2016年1月4日

社區居住與生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經驗

專訪德蘭楊美華主任及成世光家住民

民國92年,在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實驗計劃(95)開始之前,德蘭即投入這項工作,走過12個年頭,從一個家到現在六個家,嘗試過機構轉型、獨立一人居住、永久屋社區的融合、以及自宅式服務等等,楊主任說:「要有一個信念,人要如何生活?我們要這樣生活嗎?」、「生活是變動的狀態,需求也不斷的在改變,要盡可能在當下創造最好的居住氛圍。」她坦言即使在面對當時的第一位住民,至今仍在探索,哪一種模式是最適合他的。
居住與生活的狀態是變動的
德蘭第一個社區居住家庭的入住條件很簡單,一、家庭有需求,二、個人有意願,三、會爬樓梯這三項,所以來了幾位很高支持密度的服務對象,有的有痛風、有的有腦性麻痺,只要可以慢慢上下樓梯,都會盡量讓他有機會入住,也有認知能力較弱的,丟垃圾時一轉身就會迷路,跑到別人家去,不過服務團隊認為,這都可以慢慢陪伴支持。比較具挑戰的是有許多不睡覺的情形,半夜起來
洗衣服、看電視、聽收音機,一進住鄰居就反映了,所以一開始工作人員曾早上五點就來接班,盡可能去了解住民的情形,調整生活安排或用藥來因應,也請家人共同合作。目前三個家園都有需要藥物支持的服務對象,人力也依住民的需求來調整。
之前曾將立案的機構以社區居住模式服務,發現成本很高,現在改為方案,並減少1位住民,居住情況更好,成本也趨於平衡了。
目前11位住民日間都是接受德蘭的服務,德蘭不限定居住服務的期限,不會讓住民住進來就準備何時要離開,而是視其生命歷程的需求來安排,例如老化、就業等。
政府財政緊縮,社區居住何去何從?
這幾年,聯盟不斷倡議應提高方案補助,但夏洛克博士曾提醒,未來福利預算提高的可能性很低,楊主任認為,補助越符合需要越好,但很難,把機構式和方案式補助一致化當然很好,但在觀念尚未普及的情況下,如何運用現有資源去開創各種方式,不然,容易卡在現況,每個組織僅服務10幾位樣版,因此,她建議以「社區生活」的角度來提供支持,不僅是在社區家園或居住,著眼如何讓人們有這樣的經驗,例如本來有經費支持帶服務對象去看電影,當經費補助沒有時,可考慮改看HBO,而不一定要取消、中斷服務,重點是生活經驗的提供。或如果服務對象想回家,家人說不行,然後呢?也許可嘗試釐清他回家的目的和期待是什麼,再去開創不同的選擇。
支持人們去獲得社區生活經驗
楊主任引用「走出黑暗 邁向光明」(心路翻譯出版)一書中曾提到,社區居住應該是提供一個經驗,不管他是在家裡或社區居住的生活,讓服務貼近,在社區能得到支持。
就像一般人的居住是如此多種樣態,我們的社會也是很多人跟家人住在一起,身障者應該也有多元的選擇,而不是只有家裡和機構,社區家園不一定是他最終的家,未來住民可以有機會、有能力去選擇各種生活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