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日

辦理社區居住服務需做什麼準備?

前言
自聯盟成立以來,經常有團體機構詢問如何辦理社區居住服務,雖然內政部95年公佈之「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實驗計畫」載明相關規定,但對於未曾辦理社區居住的機構而言仍有許多困惑,本文嘗試以資訊整理方式提供大家參考,先建立初步概念後,再搜尋資料深入了解相關專業知識。感謝仁愛基金會陳寶珠主任、心路基金會張淑娟、蔡和蓁主任及暨南大學博士生李婉萍協助修正補充。

因社區居住服務所牽涉的事務廣泛而瑣碎,除行政作業外、租賃、修繕、烹飪、鎖匙的使用、生活公約的討論、假日休閒安排、家人互動、關心日間活動情形等都是其中的一環,每個社區家庭因住民特質、社區環境及所屬機構的不同,遭遇的困難也不同,因此歡迎各機構提出服務過程中的疑問,住盟將為您邀請學者專家予以書面答覆,你我共同面對問題,找出方法,建立共享的知識庫,讓台灣的社區居住服務更臻完善。

Email:taiwan.living@msa.hinet.net 電話: (04)2375-7652 傳真:(04)2372-9100

組織共識:

無論是大機構轉型還是首次開辦社區居住服務,對服務都應建立正確的推展共識,不是將居住單位變小而已,服務提供的觀念也須改變。

1. 以提升心智障礙者之生活品質為理念,認同小型化、社區化服務為更符合人性化的服務。

2. 尊重服務使用者的選擇權,採取協助而非管理的服務方式。

3. 支持障礙者走入社區 並理解生活風險的可能性且願意共同承擔。

4. 初期發展人力的需求較高,一個家一周七天可能需要2~3個人力,需克服排班問題,未來第2個以上的家成立後,人員調度將較容易。

5. 補助款不會即時撥款,單位需先墊付,且補助仍不足,組織仍需挹注相關資源。

服務人員特質:

依內政部實驗計畫規定須有計畫主持人、個案管理員及生活輔導員各一名,除應符合其資格標準外,社區居住服務人員如具備以下特質更有利社區居住服務理念的實踐。

1. 能和服務使用者建立協助支持的夥伴關係而非指導者與被管理者關係。

2. 尊重服務使用者心理的期望與需求,提供適當的傾聽與協助,或安排其接受相關課程學習。

3. 熟悉居家生活庶務尤佳,如簡單烹調器具操作、電器汰舊換新、一般生活財務管理等。

4. 具自我管理責任感,社區居住服務因主要在夜間提供支持,假日也需經常關心住民狀況,因此需要獨立性高、個性較主動積極者。

住屋選擇:

實驗計畫中規定同一棟不得申請一個以上之居住單位,目前各機構以租賃方式居多,自有屋舍者少,建議找屋時考量以下情形:

1. 豐富的社區資源如購物、休閒設施等,使住民有充足的社區參與及結識非障礙者之機會。

2. 一般而言離母機構近,能有利服務提供,但母機構地處偏遠者不適用此建議。

3. 大眾交通系統便捷:離住民白天工作或訓練地點近,最好能訓練其獨立交通往返,如步行、搭公車捷運或考機車駕照等。

4. 一般公寓、透天厝無管委會(封閉式透天社區除外),遭遇居民抗拒機率低,而大樓公共設施多,能提供較豐富休閒需求且社區管理品質好也會提升住民居住品質,但居民抗拒事件較多。

5. 老舊房屋修繕成本高(有時高於租金成本),政府補助有限,因此除非房東能配合協助修繕,否則建議挑選屋況較佳者。

6. 住家須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大樓住家須附上該建築之消防安檢證明,並依入住障礙者情況擬定逃生安全計畫書並執行訓練,在居家設備上盡量採用自動斷電、防乾燒等家電,非高樓層住家也須裝設偵煙器、消防器等設備。

7. 透過仲介公司找屋能過濾不適合的房屋或屋主,現在景氣不佳,仲介經紀人協助租賃媒合意願較高。

8. 盡可能向房東宣導社區居住理念,以利良好的鄰里關係建立。

服務使用者的評估:

社區居住服務在於幫助心智障礙者走入社區,並選擇其想過的生活,在適度的協助下獨力完成生活事務,如購物及餐飲的選擇、休閒與交友等,無論障別或障礙程度,都應促進其滿足這些需求。(需求面相參考SIS的六大活動領域:居家活動、社區生活活動、終身學習活動、就業活動、健康與安全活動、社交活動)

1. 白天已有就業或接受生活及職業訓練安排者佳,讓白天生活與夜晚休息和一般人一樣有不同的同伴與場域。

2. 家庭支持力較弱,需要機構介入協助居住生活較迫切者。

3. 有獨立居住期望,希望能擁有自己的房間,自我管理生活者。

4. 一般居家與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施仍很缺乏,許多有獨立居住意願、認知能力佳併有重度肢體障礙者,常因找不到合適住屋而無法享有社區居住服務,住盟夥伴常為此深感遺憾,但仍勉勵不要放棄尋找合適住屋的機會,住盟將持續關注無障礙之相關修法議題。

評鑑標準:

目前尚未完整建立,但補充實驗計畫有要求縣市政府訂定輔導機制:地方政府應針對轄內各居住服務單位,每年至少進行二次輔導評估,以查核承辦單位提供服務狀況及執行成效。

另內政部已委託住盟於98年度執行公益彩券補助案「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品質指標發展與專業能力提升計畫」,研究服務品質指標的建立與實務操作。

您可先參考「台灣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實務操作手冊」之第六篇「成果評量」,另住盟網站【閱讀專區】之97年夏洛克博士研討會資料附錄「生活品質量表」提供下載。

以下感謝心路基金會蔡和蓁主任及李婉萍提供參考資料及修正補充,並感謝心路張淑娟主任、天主教福利會楊瑞玲督導、仁愛基金會余丹鳳組長協助審稿。

計畫相關表格請至內政部社會司網站/綜合訊息/社會福利補助作業/年度社會福利補助申請項目及基準附件/附件十二 辦理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申請補助計畫書(格式) http://sowf.moi.gov.tw/24/97.htm,其中,表1~4屋況檢核表、房屋設施檢核表、專業服務團隊名冊、住民申請服務表,較無疑義,容在此略過。

什麼是預期效益?

計畫書第十一點「預期效益」較使計畫申請者困惑,因預期效益應包括:相關的評估工作、所有預期的產出(包括可預期的正面效益與負面效果),但實務界較不會呈現負面效果。預期效益與目標寫法相同處:均可列有時間基準點、均可列有量化的人次、均可列有欲達的標準、均可列有服務對象。

建議回歸機構開辦之初衷,是否著眼社區居住服務的提供能提升服務使用者的生活品質,如:看見服務使用者的期望與需要、突破障礙自主生活的可能等,經專業評估服務使用者接受社區居住服務之後的身體健康、情緒穩定、人際互動等面向(參考SIS之八大領域),會有哪些改善,可記錄正面能力之提升,正面行為之增加,語言表達及自我決定之表達等….,除改善負面觀察,也可同時提醒觀察正向行為、正向情緒。

什麼是居家防護計畫?

沒有制式表格,需依住民的特質和硬體設施的現況,擬定緊急災害啟動的處理流程,如通報誰?通報的順序?通報的方式是按緊急鈴、或電話聯繫工作人員、警消人員等,據以安排住民及工作人員的任務分配,並落實定期演練。另訂定門戶安全規則,如鎖匙的使用及擺放訓練,遇宵小入侵的應變機制等。

經費計算是怎麼進行的?

1. 住民支持密度評估方式有A、B兩種,均有機構採用,部分專案主責人分享採用B(即SIS),較能依住民之需求評估所需支持,反應的支持密度與經費補助也較貼近實際,若要使用,建議遵循SIS操作手冊對受訪者與訪員的相關規定。SIS使用需經過專業課程訓練,必要時需專業督導協助方能正確落實。SIS課程:心路基金會每年不定期舉辦,請洽詢(02)2592-9778會務發展組或Email詢問syinlu@syinlu.org.tw。

2. 住民有異動時,當年度雖已針對原評估支持密度核准補助,若新住民支持密度需求較高,仍依原申請補助;但若新住民支持密度較低,則會重新依其支持密度評估予以補助,意即取支持密度較低者補助,亦即年度經費於核准計畫後依原核准經費項下修。

3. 住民人數異動時,也是依人數少者予以補助,即當年度新增者不列入補助,遷出者則須退還專業服務費。

4. 自籌的部份怎麼處理?依據實驗計畫規定,需有10%的自籌款,下列均可做為自籌項目列舉:a.超出最高補助額2萬元之租金支出。 b.房屋修繕、家電購買等支出。 c.機構支付之人事費。(即含計畫主持人、個案管理員、生活輔導員未獲得補助之人事費)d.住民收費:如服務費、水電瓦斯費、住宅管理費等費用。(依內政部實驗計畫規定每人每月不可超出五千元)。

延伸閱讀:「辛苦奔波 為弱勢住民找一個家」--辦理社區居住服務六撇步。

專業學習:

1. 教保人員及生活服務員訓練標準,請參考內政部社會司網站/身心障礙福利/專業培訓課程http://sowf.moi.gov.tw/05/new05.htm

2. SIS支持強度量表 心路基金會出版http://sis.syinlu.org.tw/

3. 可連絡參訪已辦理機構,與實務工作者訪談交流或邀請其督導擔任講師安排課程。查詢 各縣市辦理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實驗計畫單位一覽表

相關法規:

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實驗計畫http://www.communityliving.org.tw/sitebuilder/page26.php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設施及人員配置標準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48

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接受內政部補助興建院舍 申請縮減原補助床位數改善計畫審核原則http://sowf.moi.gov.tw/05/news/971013.htm

書籍參考:

1. 「台灣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實務操作手冊」心路基金會出版

針對社區居住的理念與實踐、住民權益、籌畫準備、住民服務、行政管理及成果評量有深入淺出介紹及提供相關表格參考運用。

2. 「台灣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經驗分享與模式發展初探」 心路基金會出版

六個台灣社區居住模式參考,包括公立教養院辦理之社區家園、私立29人以下社區家園(如心路、仁愛、華光、啟智技訓)等經營運作情形,並提供當時開辦費及經常性收支經費分析表。

3. 「成年智能障礙者社區居住服務督導者督導歷程之研究」 陳武宗、蔡和蓁論文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

(須登錄申請帳號始得下載全文) 探討台灣社區居住服務督導工作執行現況,釐清影響督導實務發展以及督導工作實施之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