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4日

社區居住方案在台南

同在一個社區生活的感動
專訪台南市政府社會局承辦人員沈秋含、林佩蓉小姐
台南縣市於201012月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在合併前,台南縣的社區居住方案即由天主教機構,申請中央補助或募款自籌開辦。這是本刊第一次專訪社會局承辦人員,感謝沈秋含、林佩蓉小姐於722(2015)和我們分享現況與未來願景。
現況:積極拓展社區化服務據點
民國97年,中央要求各機構改善寢室空間配置,縮減原補助床位數,以致各縣市住宿機構幾乎都是滿床,而台南轄區機構數是全國第二高,服務資源尚充足。沈小姐說,目前針對有新的服務需求,一方面會鼓勵提供日間照顧的機構去開辦社區居住方案,另一方面,也鼓勵住宿機構,將有能力、有意願到社區居住的服務對象轉出,提供去機構化服務的選擇。社區居住方案在台南共5個社福團體:德蘭、蘆葦、瑞復、長泰、菩提林共辦理了7個居住單位,預計105年度還會再增加。
面對日托機構也幾乎額滿的情況,沈小姐表示,市府很積極的推動社區式服務,例如小作所、樂活補給站等日間照顧設施及方案,據點約20幾個,服務對象以中、輕度為主,但由於幅員大,財源有限,交通問題無法解決的話,推動上確有其難度。

未來:提升專業能力,開辦社區居住課程
與承辦單位相處久了,沈小姐很能同理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她發現教保員工時太長了,替代人力難尋,常會彈性運用機構教保員支援,雖期待能是專任的,但對機構來說很困難,這是方案推動的挑戰之一。
另外,也看到有幾個家都是支持密度比較高,或都是中度的住民,教保員負荷會比較大,因此會建議減少住民人數,或盡量安排障礙程度差異的住民共同居住。
而交通與就業問題,也影響方案的發展。
她也發現,一般教保資格的訓練課程,偏重在機構內的場域情境,不一定符合社區居住的要求,溝通上很難對焦,因此需要一套專業課程,市府計畫明年度開辦一系列課程,邀請資深工作者進行更實務的教育訓練。
在社區裡相遇
在台南社區居住方案仍有不少推廣上的優勢,沈小姐舉例:
1.      機構能量很強,市府只要稍微push,機構配合度很高,願意配合提供更多的服務。
2.      台南人很友善,當居民知道這一群住民是有公益團體在陪伴支持的,即使一開始有疑慮,也會包容,可能也與機構形象良好有關。
3.      房租合理也沒有歧視問題,三、四房公寓,一個月租金一萬元左右,郊區甚至可以租到透天厝,房東也很友善。
沈小姐平日上班時,常可以遇到正在買早餐、騎腳踏車的蘆葦住民,看見他們和自己生活在同一個社區裡,和自己一樣如常的作息,常被這樣的情境感動,不禁感謝默默支持住民的夥伴,而打開車窗和住民問候,遂成了她早晨喜悅的開始。
她和林小姐也提到去德蘭拜訪,住民曾下廚請吃飯,看著住民用輔具削馬鈴薯皮、分工,每一家煮的菜都不一樣,問他們和住在機構的感覺有什麼不同?住民說這邊很自由,他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佈置自己的房間
「真的要親身去體驗,而不只是看報告,聽分享,會激勵社工的熱情….」沈小姐說。
您也曾經歷這樣的感動嗎?期待各縣市政府承辦人員,都能真正走訪社區居住家庭,了解獨立生活對障礙者的意義。

想了解台南市的社區居住方案嗎?

查詢台南市政府網頁,很容易找到方案的資訊,包括方案服務內容、辦理單位、區域及聯絡電話,資訊可近性很優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