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編輯小組於2010年曾拜訪瑪利亞基金會辦理的第一個社區居住家庭—振興家,與讀者分享三位女生從教養院到社區居住生活的故事(文章:獨立生活的美好)現在她們搬遷到新的社區並改名「工學家」,拜訪當天,阿華熟練的煮晚餐,阿祖不再怕生,微笑著和我們互動,家裡還增加了三位新成員--活潑的小珍、公車達人阿雅和好脾氣的小張,而原來的住友阿珠則搬到支持密度較高的南屯家居住。
阿華平常已能獨立完成四菜一湯,採訪當天為了筆者煮素食餐才需要工作人員
提示支持,一桌豐盛的菜,省錢又衛生,大家邊吃邊討論明天誰去早市買豬血 ,晚上好煮豬血湯。 |
目前瑪利亞基金會共辦理三個居住單位,社區居住中心林網市主任觀察工學家的部份住民在生活自理及就業上表現很穩定,因此計劃明年再開辦一個低支持密度的家,安排三位住民入住。此次重訪工學家很期待看看住民們走入社區三年後的獨立生活情形,以及瑪利亞低支持密度的家會如何辦理,專業團隊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分工分享的一家人
10月份內政部〈衛生福利部〉邀請工學家住民,擔綱拍攝社區居住宣導廣告片的主角,對住民來說是很特別的體驗,大家很自然而熟練的在鏡頭前到社區採購食材、備餐、洗衣等分工做家事,這可是專業團隊支持的成果,林主任說:「每辦理一個社區居住單位,專業團隊都希望能注入家的情感和運作,會依每個人上班情形和工作屬性共同分擔可負擔的家事,我們很重視「分工」,讓彼此對這個家有責任感和歸屬感。」
今天晚餐的滷豆干最受青睞,開飯前大家各自從事例行的量體溫、收支記帳、沐浴及休息,飯後自行決定要在家看電視還是去購物。小張當天因為工作時腳踝扭傷,林主任建議需就醫,於是請她自己決定想去哪一家診所,小張選擇附近中醫,大家吃飽飯後一起出發,並分別前往目的地。
路上我問大家一個月逛幾次超市,大家異口同聲答「想逛就逛啊」、「想買東西就來逛」。小珍從晚餐前就開始細數各種洗髮精品牌,看來還沒下定決心,而阿雅則眼尖的看到我要搭的公車快進站了,帶著我往前衝刺,果然是公車達人!
支持過更獨立自主的好生活
林主任分享第四個家的基本雛形:有三位住民,選擇一般三房兩廳格局的住宅,有警衛、離工學家近的社區優先,林主任說在臺中市一般住宅多三房兩廳格局,月租金約在一萬到一萬五千元之間,可能是國宅或中古房屋,接受庇護性、支持性就業的有薪資收入的住民可負擔,而三房格局能享有自我空間,三個人家務分工不會太重,住友間互動也能發揮互相制衡的力量…..,專業團隊不求快,以仔細的選擇安排來規畫未來的家。
從一月份開始,專業團隊也開始有計劃的降低工學家的支持密度,從一週支持七天,到一週支持五天,未來新的家成立,也會從一週先支持四天傍晚時段,慢慢減少為三天、兩天至每週一天的最低支持密度。
至於會是哪幾位住民入住第四個家,林主任認為有五個評估重點,依序為:
1.
個人意願。專業團隊在平時生活中會說明支持密度不同家庭的生活樣態,詢問住民的感受以探詢其意願。
2.
社區生活能力。指於社區生活或使用社區設施的適應情形。
3.
經濟來源。個人工作所得或家長支持皆可,以能永續居住為考量。
4.
在團體中具合宜的互動態度。
5.
家長/家屬的意願。
林主任強調雖然支持密度降低,但有三項支持仍會持續介入,即:
1.
財務管理。財務規劃及管理的支持,避免成為月光族而入不敷出。
2.
家庭會議。支持居住家庭下週菜單與活動的議定等。
3.
人際關係。紛爭調解與性別教育因心智障礙的特殊性,仍需要工作人員的適時介入。
公平正義的把家建立起來
由於政府對社區居住服務方案的補助不足,開辦第四個家對組織來說負擔仍是很沉重,然而因為有了四個家,專業團隊能有更好的服務效益及效率,例如住民間的互動,有不同的家可選擇,得以更以住民個人的需求為中心來安排,支持密度得依需求做合理分配,值班人力調度能更有彈性等等,這或許就是組織經營這項服務方案的一個基本的「經濟規模」,林主任說未來有更具體的財務及人力成本計算後,希望能與各界分享經驗。
回想起荷蘭Arduin基金會賣掉教養院改到各地購買135戶住宅的去機構化經驗,執行長Jos van Loon說一開始住民會換來換去住不同的家,和不同的人住的現象,但慢慢的都會穩定下來,四個家的規模雖然是小巫見大巫,但也看到服務的彈性和可能性。
陳美鈴理事長也是瑪利亞基金會執行長特別期許專業團隊「要公平正義的把這個家建立起來」,不僅是指硬體的住宅選擇,要符合一般居住條件,也包括專業團隊的服務輸入,例如合理的支持密度等,如何以個人為中心又能符合公平正義的精神,「可負擔」的概念就很重要,考驗著團隊的智慧。
支持的藝術
例如面對總是回應好、都可以,問「開不開心?」總回答「開心」,不然就沉默、木然以對的服務對象,支持密度的分配要如何調整?林主任認為這種狀況多為服務對象長期缺乏各種經驗的刺激,以及多元選擇機會,因此建議重複四個步驟:一、提供體驗機會;二、等待回應及傾聽;三、提醒、提示並運用輔具;四、協助釐清,確定意見。讓服務對象慢慢學習表達意見,讓支持服務的提供能回應到真正個人的需求。
此外,低支持密度是否會多應用服務使用者間的「協同支持」?林主任認為這很可能是一種迷思,她觀察許多生活能力較好的服務對象常未必願意幫助較弱者,有時甚至會不遵守家約,不參與家事活動卻享受別人努力的成果,因此協同支持必須是自主發生,而非由專業團隊去主導規畫。
服務過程中用良善的態度看待差異的行為也很重要,例如偶爾會搭公車不告而流浪的阿雅,林主任總以「公車達人」稱呼她以凸顯她的優勢,而不是以「問題行為」來標籤化,因為語言會決定周遭環境對待的態度。
林主任分享即使在高支持密度的大墩家男生們,也必須共同分擔備餐等家務,像煮飯過程中的量米、洗米、蓋上電鍋蓋、電鍋設定,或切菜、洗菜、把菜料放進湯鍋煮、端菜到客聽….,只要會其中一項動作都可以分擔家務,若不會調味、分不清菜熟了沒,工作人員的支持就會適時的介入,讓每位住民都為自己的生活添加色彩。「誰說他們不會做飯、煮菜、做家事!」林主任說,積極性支持有方法和策略,讓每位住民都能在「可負擔」之下,達到分工合作經營起一個家。
結語
原本擔任霧峰家園園長的林主任,可說是和住民一起進入社區生活,一起學習支持與被支持,看到從什麼都需要被支持的服務使用者,到現在可以獨立過好生活,感觸良多。她說住民難免經歷所謂的眼高手低、三分鐘熱度現象,也許物質生活不見得比以前好,但能自主規畫生活,沒人會想再回去住宿機構。
獨立過好生活從準備、練習到完成每一項活動,就像一首生動的進行曲,不一樣的是各有各的旋律和節拍,一樣的是有夥伴的支持和鼓勵,在工學家,獨立生活進行曲依舊協奏著,而且充滿希望與陽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