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2日

社區居住服務倡議十周年活動報導

莫讓社福組織有心無力 家長、住民站起來

共促政府面對改革
                                               
327日正當反黑箱服貿學運燃起台灣前所未有的社會運動之際,聯盟為慶祝社區居住倡議十週年所舉辦的「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服務模式分享研討會暨第一屆智青居住權論壇」,活動地點正位於緊鄰立法院的台大校友會館,形成館外大學生為自己的未來佔領立院、走上街頭,館內的50位智青則是勇敢拿起麥克風,分享自己在社區的生活,暢談自己的觀點。難得親臨社運現場,智青意外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感到熱鬧又新鮮。
走過十年倡議之路,從原本試辦的12個家到目前的92個家,衛福部社家署顏靓殷副組長和立法委員陳節如委員辦公室孫一信主任都認為這樣的成長對比障礙者人數和教養機構服務的人數仍是太少,孫主任更激勵大家以「十年一千家」做為目標願景。
然而,方案推動並不容易,有心的組織已漸感無力,紛紛反映殘酷的現況:

1.    方案補助年年降低,去年開始不得不情商家長週末讓住民回家,專業團隊感到很遺憾,無法落實社區居住理念。
2.    組織每年須自籌約50萬元,地方政府雖可以補房租差額,但大家都在觀望,如果補助再不提升,大家真的不敢再做了。
3.    偏鄉也有很多身心障礙者需要、想要社區居住服務,但都會縣市有大企業可勸募,偏鄉沒有,有些家庭本身也是低收入戶,募款真的很辛苦。
4.    中度障礙的住民從教養院搬到社區居住,過得很開心,但家人因為政府對教養院補助一萬六,社區居住僅補助六千,家人不願多出錢決定讓住民回教養院,讓住民很傷心….
周月清教授語重心長的說:「時間真的到了,我懇切的要求教養補助費應移轉到社區居住,國外是有這樣的經驗的。
陳美鈴理事長認為十年來社區居住服務有三個顯著的成果:第一,住在社區居住的住民更快樂、能力更好、生活品質更好;第二,原本擔心孩子到社區居住的家長,現在不僅滿意還要求多多辦理;第三,成本是最便宜的,根據周老師的研究社區居住每人每個月成本約一萬七千元,二十人小型機構是二萬元,大型教養院則是二萬八千元。她代表所有懷抱理想辦理方案的組織向政府喊話,現行方案補助比住宿機構不足是很不公平的!
去機構化、障礙者回歸社區居住的潮流是不可逆的,無論是障礙者自立生活的需求還是老化的需求,去教養院都不再是主要的選擇,台灣必須面對生命從成年後最終到安養機構前的過渡階段的居住服務,應該走社區化模式,政府不應卸責,然而,目前政府的政策對鼓勵台灣往正常化居住的服務是完全沒有誘因的。
雖然倡議上可以結合住宿機構一同要求提高補助,但這與先進國家的去機構化思惟仍是相背的,台灣難道沒有勇氣走向正確的改革之路嗎?!
陳理事長同時分享近年來聯盟影響了住宅法並投入社會住宅政策的推動,發現現在的住宅政策是排擠了各種弱勢,尤其是身心障礙的弱勢者,從中央到地方都是將社會住宅優先提供給有錢的年輕人,社區居住方案如何與社會住宅政策接軌是接下來最重要的議題。
感謝講師們分享寶貴專業知能
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服務模式分享研討會
研討會一開始邀請台中市政府身障科王麗馨科長主講,她談到「一年增加一個家」是市府推動的決心,此外也開始發展無障礙需求的社區居住。
從試辦計劃前即推動社區居住的仁愛基金會,林旭娟組長談到去年增設的低支持密度家,從評估、詢問意願、入住後的生活品質調查等,讓我們看到「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落實。
已經開辦三個家的瑪利亞基金會林網市主任也分享今年會再增設一個低支持密度家,這個家的服務策略非常具體明確,專業團隊得以兼顧效益及效率。
台灣最早推動社區居住的啟智技藝訓練中心龍戡美組長,分享組織如何去機構教養化,12個家一路走來的情形,如何協助住民學習自我倡議。
黎明教養院倪頌惠主任分享多元的外展服務與社區居住方案連結,突破教養機構的限制,組織經營者的魄力和團隊活力令人佩服。
德蘭啟智中心社區化服務可以做到真正的把社區居住服務輸入到服務對象的家裡,因此聯盟特別邀請楊美華主任分享如何建立社區化服務的專業團隊。
自己的居住權 自己倡議
台灣第一屆智青居住權論壇
這一天,來自全台各地的社區居住住民共50位開心地報到出席今天的活動,上午原定到總統府參訪因學運而臨時取消,於是一行人先參觀中正紀念堂,到國父紀念館看憲兵交接,接著到101逛街、用餐,吃飽飯後到四四南村,再回到台大校友會館出席論壇活動。
四位講者為新竹市仁愛啟智傅繼航先生、台南德蘭啟智李銘全先生、台中瑪利亞基金會魏念祖小姐,還有花蓮黎明教養院陳秋蘭小姐,主持人則由桃園啟智技藝訓練中心賴建中先生全程主持。
除了秋蘭、銘全,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台演講和主持,演講由繼航開場,他口才很好,讓大家很快融入他的報告;銘全雖然說話緩慢,但不用輔導員提示,只要看一眼簡報的圖片、照片和影片就能流暢的演講;原本就容易害羞的念祖,顯得很緊張,不過她全程微笑面對大家,很勇敢;秋蘭簡報內容很豐富,不僅介紹自己的生活,也清楚介紹黎明的服務,頗有代言人的架勢!建中雖是第一次擔任主持,但台風穩健能帶動討論,也幫緊張的人打氣。
台下青年熱情發言,向上基金會小儀回饋四位講師說:講得很棒,覺得收穫很多,尤其秋蘭的演講讓她覺得自己在社區居住可以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還有青年分享自己會做麵包、將來想結婚….
與會者給予智青滿滿的鼓勵和支持,陪同的輔導員也展現尊重發言權,讓智青自由發揮,未來,聯盟將持續辦理智青居住權倡議活動,形式上會更以智青為主,例如:不一定需要簡報檔案呈現,減少文字說明,並讓講者和聆聽者有更多的眼神接觸和即時的情感交流。
74%的社區居住住民不想住在大型機構
社區居住服務使用者問卷調查報告
當天周月清教授同時發表「社區居住服務使用者問卷調查」,感謝協助調查的73個居住單位,共298位住民、169位家長填答,問卷回收率達71.3%
調查呈現住民障礙程度以中度為主佔47%;年齡分佈以2644歲為主佔62%;就業上以庇護性職場為主佔38%,支持性就業次之佔24%,另有10%為獨立就業;65%入住前是與家人同住,22.9%30人以上大型機構轉出;對比入住前後的改變,住民認為是比較會做家事63.7%,比較獨立10.2%,比較快樂僅9.5%,而家長認為比較快樂佔最高為26.7%,比較獨立次之佔23.5%,比較會做家事僅18.6%;如果可以選擇,住民有31.5%想跟家人住,低於想跟朋友住的38.8%;有34.2%的住民想買房子,其中11%每月存3千元以上,但有43.1%則完全沒有存錢計劃;家長中有高達96.3%表示即使政府補助條件不一樣,還是會選擇社區居住,62.5%明確表示不會再將孩子安排到教養院;57.5%的住民認為不會想再搬回之前住的地方,但也有24.3%想搬回去;74%住民表示不想搬到很多人住在一起的機構,20.3%表示不確定。
詳細問卷內容請至社區居住聯盟網站點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